
来源:附属肿瘤医院 发布时间:2025-02-28 作者:何磊 校对:邹琦萱 审核:陈维
|
|
DeepSeek在全球科技领域正掀起一场革命性风暴。作为前沿医疗机构,附属肿瘤医院迅速响应,现已完成671B参数的“满血版”DeepSeek-R1大模型在部分科室的落地与应用,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探索又迈出坚实一步。近年来,肿瘤医院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在AI+医疗的强大赋能下,智慧医疗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1.AI赋能提升临床工作效率与质量
此次部署是医院基于深度洞察自身发展需求与新技术提升医疗质量潜力作出的战略选择。随着DeepSeek-R1大模型在医院临床实践的落地与应用,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DeepSeek-R1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解析患者的主诉信息,自动生成可能病症的鉴别诊断清单,并为病历书写提供逻辑校验和术语规范等质控建议,同时与其他医疗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分析,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辅助医生快速做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2.基于AI的放疗靶区勾画
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医院早在4年前已布局AI技术,引领创新潮流。放疗科自2021年起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放疗靶区勾画系统,实现基于多模态影像(CT/MR/PETCT/4DCT/4DMR)的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极大的提升了放疗科医师的工作效率。此外,AI将深度学习与传统算法相结合,实现多模态影像配准融合及剂量叠加,极大推进精准自适应放疗的进程,确保了治疗计划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且个性化的放疗服务。
3.AI助力影像精准诊断
影像诊断领域,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自2022年起全面部署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构建了覆盖胸部CT、骨关节影像、颅脑CT及心血管成像等多模态数据的智能分析平台。该系统深度整合深度学习算法与影像组学技术,在肺结节筛查、骨折分型诊断、骨转移病灶识别、肺栓塞检测、颅内出血量测算、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及钙化积分定量分析等多个临床场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AI不仅可自动标注病灶位置,更能通过多次影像动态比对实现病程演进的可视化分析,推动精准影像诊断进入“AI质控+医师复核”的新范式,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高效、精确的依据。
未来,医院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紧跟时代步伐,构建覆盖“临床-科研-运营管理”的全场景中枢,深入探索AI在临床辅助决策、质控、肿瘤全程管理、远程诊疗、智慧护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AI切实成为医生专业能力的倍增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的调节器以及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工具,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